声声慢教学实录片段 《声声慢》是词人李清照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写的,词中诉说了词人孤愁无助、生意萧条的处境,寄予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马上就要学习到《声声慢》这首词了,今日,我跟大家分享声声慢教学实录片段。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学实录情景再现,老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声声慢教学实录片段,一起来看看吧! 声声慢教学实录片段由我我整理,仅供参考: 一、导入: (音乐起:《秋日私语》)诗歌是情感的精灵,是美神的骄子,是灵魂的造化,是人文精神不倦的歌手。它流光溢彩,倾国倾城。三月桃夭、七月流火,呦呦鹿鸣、瑟瑟秋风,大江东去、冷月无声。一串串鲜亮的意象,一曲曲动人的歌谣。在众多的诗人中,我偏爱易安一人。当我回望千年的天空,总会想起那个在秋风秋雨中寻寻觅觅的漂亮身影。 本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两宋,一起解读乱世美神李清照的《声声慢》。 二、听朗读,整体感知,说出最初感觉。找出定下全诗情感基调的句子。 师:请用一个字说出对此词的感觉。 师:你认为哪句词定下了全诗的基调? 三、知人论世,探究诗歌开篇情感美 探究 1:诗人到底在寻觅什么?寻觅到了没有?内心感觉怎样?怎样用声音传达?请小组代表把探究的结果和大家分享。 生 1:我们小组通过仔细查找资料和细心探讨,认为这是词人南渡后的作品。寻寻觅觅时,李清照已国破家亡夫死。词人可能在寻觅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所以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若有所失的感觉。 生 2:我们小组通过查找她的后半身经历和诗词文章,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她在寻觅三样东西。一是觅国家民族的前途。她不愿看到山河破裂,在这点上她与同时代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是相通的。但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他们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她甚至没有机会和他们交往,只有独自一人愁。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但转瞬就破裂了。她也做过再寻觅幸福的梦,但又碎得更惨,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还被以不终晚节载入史书,生前身后受此奇辱。她能说什么呢?也只有独自一人愁。三是寻觅自身价值。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