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质量控制点及监理控制要点质量控制点①工作井及接收井、检查井施工,根据地质情况及现场条件,采用合适的支护方式开挖,然后尽快做好底板及壁板混凝土,并进行顶管所需的后靠背混凝土以及土体的强度复核,确定混凝土以及钢板垫块的厚度。这是管节能否顺利顶进的关键。②顶管施工设备顶管设备要根据土层、地下水等情况进行选择。演算所需顶力防止管道顶进时顶力不足。③管节顶进采用手工掘进顶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I、工具管接触或切入土层后,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工具管迎面的超挖量应根据土质条件确定;、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范围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cm,管前超挖量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制定安全保护措施。Ⅲ、在对顶施工中,当两管端接近时,可在两端中心先掏小洞通视调整偏差量。采用触变泥浆减阻时,应编制施工方案,并应包括泥浆配合比、压浆数量及压力的确定;制备和输送泥浆的设备及其安装规定;注浆工艺、注浆系统及注浆孔的布置;顶进洞口封闭泥浆的措施;泥浆的置换;注浆孔的布置。在施工操作时,必须“先压浆后顶管,边压浆边顶进,停顶进勤补浆”的办法维持泥浆套的性能。④顶进线路的控制为了使管道按照设计要求的高程和方向顶进,在顶进过程中应不断对工具管的高程方向转动进行测量,“勤测勤纠”,根据测量反馈结果,调整纠偏千斤顶,使工具管改变方向,从而实现顶进方向的控制,确保管道按设计轴线顶进。纠偏贯穿顶进施工的全过程,尽量做到纠偏在偏位发生的萌芽阶段。⑤顶管注意事项1)顶管最小覆土:一般要求管顶覆土大于2.5倍的管道外直径,其最小不得小于1.5倍的管道外直径。2)注意防止地面的沉降或隆起:在顶管施工沿线按一定间距布设沉降观测点,监测顶管顶进施工期间的地面沉降量。开挖端面的取土过多或过少,会造成地面的沉降或隆起。为避免这种不良影响,可采取以下措施:在压浆时要控制好压力,恰好能平衡“泥浆套”以上土体的压力。严格控制管道接口的密封质量,防止渗漏。在某些管节埋藏较浅,离地面不足1.5米的位置,可采用沿管线局部压钢板,上堆砂包加载的形式,防止管节顶进时触变泥浆上浮使到泥浆套失效。3)工具管纠偏后,刃脚后形成一个空隙,管道顶进时周围的土体会塌入空隙,造成地面沉降。为避免这种情况,在顶管顶进时,要及时测量,勤测勤纠,避免大角度纠偏。顶管施工监理控制要点:A、工作井、接收井监理要点:图纸设计以上两种井全是采用沉井工艺施工,沉井施工时要做好以下监理工作:(1)、沉井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要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沉井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材料检测、沉井定位、预制、入土下沉和封底砼等主要工序的工艺流程、排水、出土的安排、安全施工措施、施工机具、人员和施工工期安排等,监理工程师认为方案可行,准备充分后方可批准开工。(2)、沉井制作检查I、检查沉井定位情况Ⅱ、对沉井结构钢筋、模板、砼的检查Ⅲ、沉井刃脚下的支垫位置、砂垫层厚度除满足设计要求外,还要注意使刃脚受力均匀,抽垫方便IV、抽除垫木应分区对称,同步依次进行,抽垫前沉井砼应达到设计要求。(3)、沉井入土下沉的监理工作I、监理人员应随时检查沉井记录并了解现场地质情况,随时校正位置,防止倾斜。Ⅱ、本工程设计采用不排水法施工。井内取土时要先挖锅底后掏刃脚,必须对称取土均匀下沉。Ⅲ、在下沉过程中要及时测量观察若发现偏移,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井内取土不得堆放在基坑周围。IV、当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以上1.0m时,应放慢下沉速度,每天不大于0.2m,锅底开挖深度应减少,刃脚下掏土应慎重。防止突沉和超沉事故发生。V、沉井下沉过程中,井内水位必须高于井外水位0.8~1.0m,若沉井重量不够时应采用配重下沉。VI、沉井下沉后位移值与下沉深度之比小于1%,沉井刃脚平均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为±50mm;沉井相互垂直两直径与周围的交点中任何两点的刃脚踏面高差不得超过该两点水平距离1%。VI、沉井落底后,封底前应做好下列工作:沉井刃脚底标高应与设计要求相符;基底面应尽量整平,清除淤泥和残留物,防止封底砼和基底间掺入有害夹层。VI、灌注封底砼按水下灌注砼施工工艺,导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