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0高中物理高考精品讲练系列学案:实验(1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010高中物理高考精品讲练系列学案:实验(1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_第1页
1/8
2010高中物理高考精品讲练系列学案:实验(1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_第2页
2/8
2010高中物理高考精品讲练系列学案:实验(1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_第3页
3/8
实验 1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例 1】如图实所示,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直接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外力(小支柱对被碰小球作用力)的冲量就相对越小,碰撞前后总动量之差越小,因而误差越小B.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对被碰小球的作用力越大,小支柱对被碰小球作用力越小C.释放点越低,两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越接近,测量水平位移的相对误差就小D.释放点越低,入射小球速度越小,小球受阻力就小,误差就小答案 A【例 2】如右图所示,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所用钢球质量 m1=17 g,玻璃球的质量为 m2=5.1 g,两球的半径均为 r=0.80 cm,某次实验得到如下图所示的记录纸(最小分度值为 1 cm),其中 P 点集为入射小球单独落下 10 次的落点,M 和 N 点集为两球相碰并重复 10 次的落点,O 是斜槽末端投影点.(1)安装和调整实验装置的两点主要要求是: .(2)在图中作图确定各落点的平均位置,并标出碰撞前被碰小球的投影位置 O′.(3)若小球飞行时间为 0.1 s,则入射小球碰前的动量 p1= kg·m/s,碰后的动量 p1′= kg·m/s,被碰小球碰后的动量 p2′= kg·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1)斜槽末端要水平,小支柱到槽口的距离等于小球直径且两小球相碰时球心在同一水平线上(2)略(3)0.034 0.020 0.013【例 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 A 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 A 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 B 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图(a)所示.在小车 A 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 50 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以平衡摩擦力.(1)若已测得打点纸带如图(b)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示上).A 为运动的起点,则应选 段来计算 A 碰前的速度.应选 段来计算 A 和 B 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或用心 爱心 专心“BC”或“CD”或“DE”).(2)已测得小车 A 的质量 m1=0.4 kg,小车 B 的质量为 m2=0.2 kg,则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为 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 kg·m/s.答案 (1)BC DE (2)0.420 0.417【例 4】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 C 和 D 的气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0高中物理高考精品讲练系列学案:实验(1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