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注重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设计 幼儿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我们要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点燃幼儿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阶梯。 1、问题设计必须围绕教学中的关键 问重点才能保持幼儿思维清楚。重点是幼儿应该掌握的内容,因此对重点内容要反复设问,使幼儿理解和掌握重点,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为幼儿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如绘画《乘热气球旅行》,这次活动的重点目标就是要求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图案进行有规律的间隔装饰。为了帮助幼儿达到预期的目标,老师在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热气球时提问道:这些热气球有什么不一样?每只热气球上面的花纹排队有什么小秘密?这样简单的一个设问,不仅让幼儿知道可以用各种图案装饰,而且也明白在装饰图案时,要有规律地间隔进行。 2、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 面对全体幼儿的原则 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进展,所以老师在进行活动设计时要时时处处落实幼儿进展为本的理念,提问设计也不例外。老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面对全班每一个幼儿的,要使每个幼儿都能感觉到这个问题是老师向我提出的,从而同意参加问答活动。如《机器兵》的教学活动,一开始,老师出示图片后就提出:这三个机器兵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因为三个机器兵身上有太多容易发现的不同之处,所以对每一个幼儿来说都能根据颜色、高矮、胖瘦等来找出三个机器兵的不同,进而来参加回答。由于这个提问,既面对全班幼儿,又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所以孩子们回答问题非常踊跃。 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 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提问,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的层次问题。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要求幼儿重新组合所获得的信息来制造答案,这类问题问能力较强的幼儿,他们经过思考回答,有助于启发全体幼儿的思维;基础及综合性的提问是为了巩固教学效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61303561 果,问题的设计要考虑中等能力的幼儿,这样做可以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幼儿,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思考能够回答出的问题,可以帮助这些幼儿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如在故事活动《小野猪和它妈妈》活动中,对一些能力较差的孩子,老师就设计了提问:你怎么知道小野猪的妈妈送小野猪治病是很辛苦的?对一些能力中等的孩子老师设计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