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学习目标】1.识记原生质的概念及化学成分。2.理解组成生物体的几种化合物的化学元素组成,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和重要作用。3.理解蛋白质是生物高分子化合物,以及它的分子结构层次和多样性。4.知道细胞是这些化合物最基本的结构形式,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 【学习障碍】1.理解障碍(1)如何理解原生质的概念?(2)如何理解水的存在形式及其功能?(3)如何理解无机盐的生理功能?(4)如何理解糖类的存在形式及其功能?(5)如何理解脂质的存在形式及功能?(6)如何理解蛋白质的合成、多样性及重要功能?(7)如何理解核酸的种类及功能?2.解题障碍化合物的知识与生活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问题。 【学习策略】1.理解障碍的突破(1)用“层析综合法”理解原生质。原生质的概念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①从成分上,原生质指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它是以蛋白质和核酸为主的多分子体系;②从结构上,原生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但不包括细胞壁,由于细胞壁不具有生物活性,所以才可以说“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小团原生质”;③从功能上,原生质是指细胞的全部生命物质,这些生命物质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的组织起来,才能实现各种生命活动,即新陈代谢。例如蛋白质的合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例 1]下列关于原生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生质中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B.新鲜的叶肉细胞是一小团原生质C.雌蛙的卵细胞是一小团原生质D.生物体内的原生质能自我更新解析:用“层析综合法”解。从成分上说,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所以 A 项正确;从结构上看,这些生命物质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小团原生质,而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不是,所以 C 项正确;从功能上看,原生质能通过新陈代谢不断自我更新。答案:B(2)用“迁移法”理解水的两种存在形式。“迁移法”是指应用已获得的知识来理解和解决另一方面知识或问题的方法。因为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由此而在头脑中形成的知识也必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是体现能力的重要方面,如用化学、物理、数学的知识来理解生物学的知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进行知识的迁移。在关于生物体内的化合物水的学习中,有两个方面的知识需要我们注意:一是水的含量:①水是原生质(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②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中,水的含量差别很大;③同一种类的生物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