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球的运动 第 2 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 1.掌握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和晨昏线的特点。2.掌握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计算。3.掌握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能够解释相关地理现象。一、昼夜交替和时差1.昼夜交替(1)原因(2)周期2.晨昏线(圈)(1)概念:⑤昼半球与⑥夜半球的分界线(圈)。(2)意义:纬线上昼弧与⑦夜弧的分界线。3.地方时(1)成因:地球自西向东⑧自转,同一纬度地区⑨东边的地点比⑩西边的地点时间早。(2)规律4.时区和区时(1)时区划分:图中共可划分⑬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A 是⑭中时区,B 是⑮ 东一区,C 是⑯西一区。(2)区时:每个时区⑰中央经线的地方时。(3)北京时间:⑱东八区的区时(⑲120°E 的地方时;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4)区时的换算:图中 B 与 C 相差⑳ 2 小时。5.国际日界线(1)图中 D 与 E 合称○东西 12 区 ,中央经线为○180° 经线 ,原则上作为国际日界线。(2)意义:“○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产生⇒⇒2.规律我的疑惑1. 。 2. 。 3. 。 探究点一 昼夜交替探究材料 教材 P16图 1.19 昼半球和夜半球。1.“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有什么区别?2.晨昏线在地球表面如何移动?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有何关系?3.分别在下图中标出晨线和昏线,由此总结晨昏线的判断方法。【探究归纳】1.“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不同。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使得在同一时间里,地球只能被太阳照亮一半,即产生了昼夜现象。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昼夜现象”是静态现象,“昼夜交替”是动态现象。2.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作相对运动,方向为自东向西。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3.晨昏线可依据下列方法判断(1)根据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过渡到夜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过渡到昼的分界线是晨线。(2)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甲图中的 NB、乙图中的 OD 为晨线,NA、OC 为昏线。【考例探究 1】 如果用 a 表示晨线,用 b 表示昏线,下列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晨昏线判读的有关知识。沿地球的自转方向,由黑夜到白天的过渡线为晨线,由白天到黑夜的过渡线为昏线,图示中太阳光线所指半球为昼半球,另一侧为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