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教案(人民版必修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认识这次全会作出的有关改革开放的决策,认识这次全会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意义。了解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认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史实,认识对外开放的历史作用。2.过程与方法:搜集整理改革开放初期十年间我国农村改革、城市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史料。通过社会调查,学习认识改革开放初期十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和成就。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重大决策和历史意义,充分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必要性。通过感受改革开放初期十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加深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认识,强化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和社会主义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及意义,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意义,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方法】通过影像资料再现历史;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境,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教学时间】 2010 年 5 月 13 日 【教学过程】导入:播放背景音乐《春天的故事》,出示邓小平的画面,引导学生回忆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功伟绩导入新课。新课讲授:一、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出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资料片,并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资料片:全会有哪些重大决策?为什么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十一届三中全会首先解决好思想路线,在全会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是“重新确立”?)(2)政治路线,“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全会上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通过表格来引导学生分析党的工作重心的三次转移。)l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 景内 容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革大革命失败后,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命根据地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围城市。第二次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 19491949 年的七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