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网络黑市【背景链接】 一支猎枪 3000 元,一个二代身份证 150 元,一个手机窃听器 100 元……在电子商务日趋繁荣的时候,“网络黑市”也在互联网管理的“洼地”中大量滋生,并逐步形成一个从信息发布到资金转移的完整利益链。 近日,公安部部署清理整治“网络黑市”专项行动。面对调查难、举证难等诸多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压缩“网络黑市”的活动空间,铲除利益链,还需各方共同努力。【案例】 在向一个号称“枪王”的网络卖枪者支付了 2000 元款项后,云南人郎昭政没有等来自己要的仿 64 式手枪,而只等来了卖家的“人间蒸发”。他选择了报警。重庆万州区公安机关根据“枪王”在互联网上发布消息的 IP 地址,迅速在一间出租民房内将万州人汪维刚抓获。办案的万州区检察院检察官告诉记者,汪维刚并没有枪,只是在网上搜集各种枪支照片,放在“QQ 空间”里叫卖,系属诈骗。汪维刚则有自己的逻辑: “是好人谁会买枪?我只是骗骗坏人。” 如果说重庆破获的这起案件带有几分黑色幽默,那么前不久媒体报道的一个名叫胡杰的小伙子的经历,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为偿还赌债,他在网上联系了一家肾源中介后来被胁迫摘掉了一侧肾脏。 记者调查发现,人体器官只是“网络黑市”上商品名单中的一种。公安部列举了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管制刀具、弩、剧毒化学品、手机窃听软件、手机改号软件、汽车干扰器、身份证、银行卡、假证、假币、假发票、个人身份(证件)信息及非法买卖人体器官等十多种。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启平说,流通所对应的“物”为三类:自由流通的限制流通的、禁止流通的。按理说,现实中不能买卖的,网络上也是不允许的。而事实 上,网络上这三类“商品”都能找到。 “网络黑市”已成为多种违法犯罪行为的渊薮,其中之一是诈骗。“在我们了解的‘网络黑市’信息中,一半以上的目的是诈骗 。”天涯网重庆站负责人李玉伟说,许多所谓销售枪支弹药的信息,都要求预先付款,以此为名进行诈骗。记者搜索到一个网上卖家“159”开头的电话号码,归属地显示为吉林,接电话者语气却是川渝地区方言。【分析】 “网络黑市”利益链 数以万计的“网络黑市”信息是如何炮制出炉的?又是如何进行交易,事后完成资金转移,以逃避监管的? 拥有 800 万用户的腾讯大渝网社区部负责人罗林说,“网络黑市”信息是扰乱社会秩序的一大因素,自己长期与其“过招”,对它的特点较为熟悉。黑市信息有周期性出现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