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知识落实篇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第一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1.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 4 个实验:①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胞 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5S 标记的细菌 ③用 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H 标记的细菌以上 4 个实验,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解析:① 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 进入细菌体内,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沉淀中;②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合成的原料都来自细菌(35S 标记),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沉淀中;③ 15N既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又标记噬菌体的 DNA,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沉淀和上清液中;④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和 DNA 合成的原料都来自细菌(3H 标记),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沉淀中。答案:B2.结合图表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抗菌药物抗菌机理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可促进 DNA 螺旋化)环丙沙星抑制细菌 DNA 解旋酶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利福平抑制 RNA 聚合酶的活性A.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分别抑制细菌的①和③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 DNA 的复制C.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D.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解析:首先判定出图中各个过程的名称,①为 DNA 复制,②为转录,③为翻译,④为 RNA 复制,⑤为逆转录,然后根据表格中抗菌药物的抗菌机理来分析各选项。青霉素的作用对象是细胞壁,与 DNA 复制无关;环丙沙星可促进 DNA 螺旋化,不利于DNA 复制;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翻译过程;利福平抑制 RNA 聚合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转录和 RNA 复制;④和⑤只有 RNA 病毒才能进行。答案:A3.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 10,其中染色体中的 DNA 用 3H-胸腺嘧啶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同位素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 2 代,则在形成第 2 代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A.5B.40C.20D.10解析: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起点 DNA 双链被 3H 标记,在不含 3H 标记物的培养基中完成一次分裂后,每条染色体的 DNA 中一条链为 3H 标记,另一条链没有标记。在不含 3H 标记物的培养基中进行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半染色体被标记,一半染色体没有被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