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普救寺导游词VIP免费

普救寺导游词_第1页
1/6
普救寺导游词_第2页
2/6
普救寺导游词_第3页
3/6
第1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普救寺导游词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敞,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上升,给人以雄浑庄重,挺立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亲密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借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凹凸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第2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矗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丽,而且以奇怪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著名遐迩。而漂亮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始终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巡游胜地。普救寺是《西厢记》故事的发祥地。唐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杂剧《西厢记》,皆以普救寺为背景,进行艺术制造的。由于《西厢记》故事的广泛流传,普救寺也随之名扬天下。因此,剧以寺而生,寺以剧而名。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是元代戏剧大师王甫实的杂剧《西厢记》写得生动深刻,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西厢记》共五本二十折,其故事梗概是: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第3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探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巡游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喜爱之情。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就在寺中借厢住下。张生的住宅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花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马上和诗一首:兰闺久孤独,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经过诗唱歌和,彼此更增加了好感。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悄悄地相爱了。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许愿说: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愿把女儿嫁给张生,要二人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非常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劝慰。张生叫红娘给莺第4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见。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今一病不起。红娘前来探望张生,示意当夜莺莺肯定前来相见,张生病即痊愈。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这件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奇妙地说服了崔夫人,使她只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她又逼迫张生马上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谣说,张生已作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关心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结为连理。《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普救寺导游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