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糖尿病正确认识糖尿病糖尿病的保健知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当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无法有效地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时,就会出现糖尿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正确认识糖尿病! 糖尿病简介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类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我国中医对糖尿病早已认识,属消渴症范畴,早在公元前 2 世纪《黄帝内经》已有论述。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量,全球目前有超过 4 亿糖尿病患者,而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超过 1 亿,居世界第一位,发病趋势向低龄化进展,儿童发病率逐渐升高;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因为患上糖尿病基本上终生服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主要分类: 1 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多发): 胰岛细胞破坏胰岛素导致与胰岛素绝对缺乏而引起。 2 型糖尿病(成年人多发): 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不足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的一类糖尿病。 2 型糖尿病患病的高危因素: 1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约占 35%,讨论表明该疾病由多对基因共同参加。 2 环境因素: ① 年龄:年龄 40 岁; ② 超重或肥胖:健康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平方(m); 正常体重 体重指数:18∽25 超重 体重指数:25∽30 肥胖 体重指数 30 ③ 生活方式:活动量不足,常常静坐; ④ 妊娠期显性糖尿病或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妇女; ⑤ 其他疾病累及: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代谢紊乱症候群: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 并发症或伴发病: 1 感染性并发症: ① 皮肤化脓性感染; ② 真菌感染如足癣,体癣,真菌性阴道炎; ③ 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2 慢性并发症: ① 大血管病变、缺血性脑血管病等; ② 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 ③ 神经系统病变:缺血性脑卒中,脑老化及老年痴呆等; ④ 糖尿病足。 糖尿病健康建议: 1、控制体重: 超重患者减肥控制体重后患糖尿病的几率减少 70%。 2、充足睡眠,减少因神经紧张引起的血糖升高。 ① 锻炼身体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耗糖量。 ② 少吃快餐和红肉,多吃富含纤维食品(玉米,黑米,荞麦,红薯,芹菜,苦瓜等)。 3、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4、避开使用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