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阅读附答案-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阅读附答案-_第1页
1/4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阅读附答案-_第2页
2/4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阅读附答案-_第3页
3/4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阅读附答案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8.词的上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分) 9.下片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有关意象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8.上片前两句描写了在和风轻拂的春日里,薄云迅飞,池馆内外燕子争相衔泥筑巢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每处 1 分,共 3 分)以乐景写哀情(或以乐衬哀反衬 1 分)。词人自比沈郎,将眼前春意盎然的景象与自己的衰弱形成强烈反差。(2 分,意思相同即可。) 9.表达了诗人凄凉孤寂、思乡的感情。(2 分)鸿雁是书信的代称,不闻鸿雁信表达思乡而不得消息的苦恼;鹧鸪叫声常有凄切思念之意,它的啼叫也勾起词人的故旧之思; 落花含有悲情的意思,借落花进一步表达出词人内心的凄凉和孤寂。(3 分,每个意象分析 1分。) 赏析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作者用轻快的笔触三涂两抹,就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描绘出来。他既没有用浓重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几样景物,感染力很强,呈现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在一个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者徜徉于池馆内外,但见和风吹拂大地,薄云(柳絮)贴水迅飞,轻阴搁雨,天气初晴,那衔泥的新燕,正软语呢喃。按理说,面对着这春意盎然的良辰佳景,作者也应该心情振奋、逸兴遄飞了,但紧接着一句却是沈郎多病不胜衣。作者竟自比多病的沈约,腰围带减,瘦损不堪,值兹阳和气清之际,更加弱不禁风了。首句连用三个动词压、贴、飞,构成连动句式,振动起整个画面。次句把时、空交互在一起写:季节是春天(由燕争泥可推知),天气是初晴,地点在池馆内外。这两句色彩明快。第三句点出作者自己,由于情感外射,整幅画面顿时从明快变为阴郁;这一喜、一忧、一扬、一抑,产生了跌宕的审美效果,更增加了词的动态美。诗意到此出现了巨大转折,为过渡到下片做好了准备。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鸿雁传书,用《汉书苏武传》中典故,诗词里常用这个典故。鸿雁不捎个信来,而鹧鸪啼声,更是时时勾起词人对故旧的思念。沙上竹间,既分别为鸿雁和鹧鸪栖息之地,也极可能即作者举目所见之景。作者谪居黄州期间所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的情境,与此词类似。 此情惟有落花知!落花本无知;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阅读附答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