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读《别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有感爱孩子,信任是天下全部父母给与孩子的最本真的东西。但今日的父母太爱自己的孩子了,而且爱得忘情,爱得太急,以至于用自己的“爱”把孩子害得“体无完肤”却浑然不觉。在厚重的爱之下,我们往往会迷失方向,让爱成为孩子的“温顺”枷锁时,那肯定是父母“爱”错了。阅读了这本《别以爱的名义损害孩子》,其中的精彩内容如同一颗颗的鹅卵石,击中了我内心最松软的地带,让我开头反思自己爱孩子的方式与方法,哪些是好的,哪些是有所欠缺的。本书从“父母的观念”、“父母的行为”、“学习的误区”、“便利的生活”、“青春的苦恼”等五个方面,围绕怎样去“爱”孩子分析与阐述,为为人父母者供应尽可能多的值得借鉴的训练理念和方法,让每个家庭都训练出健康、欢乐的好孩子。别让父母的观念害了孩子,有多第2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少的父母、孩子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论断所累、所害;有多少父母武断地在家庭成员中实行所谓的“公平”,让家庭“一团和气”;有多少父母认可“再苦不能苦孩子”、“树大自然直”的训练理念;对孩子的训练,有多少父母“重智轻德”,对孩子期望过高,盼望孩子能圆父母未圆的梦。书中的经典之处是对家长的不理智、不明智做了细致的剖析,使我们熟悉到了自己的误区,让我学会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作家郑渊洁说过:“假如孩子的人生是参与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那么在起跑线时是否领先是不重要的。因为,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终,谁笑得最好。”我也曾纠结于此,和其他孩子的父母一样,盼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线上。但不曾想过“起跑线”在不同的父母心中有不同的位置,在并不了解孩子身心进展的规律和特点的状况下,他们认为孩子该在哪个阶段起跑,孩子就应当在哪个阶段跑起来。第3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作为一名训练工,我明白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想让这棵树苗健壮成长的方法肯定不是拔苗助长。拔苗助长本身就违反了一个人智能和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孩子这棵树苗该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都有肯定的规律。只要他被培植在肥沃的土壤中,并接受足够的阳光雨露,就肯定可以枝叶繁茂。何况,让孩子在父母认为的起跑点开头起跑,对孩子的好处究竟有多大?值得我们全部父母思索。同样,小儿今年面临着小升初,在训练资源配置尚且不匀称的背景下,择校--选择名校是否能把孩子培育成才,能否有一个更好的将来?阅读这本书后,我查找到了答案,学校好不好是相对的,要看针对什么样的孩子而言。适合孩子自身特点、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小儿始终学习比较自觉,我觉得对他而言,自信比较重要。“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我盼望他能在一所一般学校中能很快找到自信,从而稳步提升。第4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当我读完整本书后,我不禁在想,现在,一些孩子们背负着父母一代人的期望与幻想,在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路上,完成着父母们的幻想。但认真想想,那些并不属于孩子,那些都不是他们的幻想。而我们大人的这些做法,是敬重孩子吗?是真正的爱孩子吗?我想可能还真不是,孩子是独立的人,他们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喜好与幻想,而这些小小的幻想背后,不应当掺杂家长们的功利心,不应当掺杂家长的未实现的幻想。作为家长,我们应当明白:训练是一种自醒的途径,向外劝导孩子,向内劝导自己,我们能做的只能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启发他们,而不是替他们作出打算!作为训练者,我们也应当懂得:训练的本质是用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我们要慎重的使用我们的每一个训练措施,维护孩子的尊严和第5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孩子的感受,不要一厢情愿地以爱的名义损害孩子。孩子的心灵很脆弱,他们需要当心呵护。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