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教材知识问题化梳理]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2)成分(3)分类2.无菌技术3.纯化大肠杆菌(1)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流程:(2)纯化方法二、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分离和计数(1)菌种筛选:使用尿素是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培养。(2)统计菌落数目:常用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3)细菌分离与计数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配制培养基→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细菌的计数。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纤维素酶(1)组成:一种复合酶,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 C1 酶、 C X 酶和葡萄糖苷酶。(2)作用: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2.筛选方法(1)方法:刚果红染色法,即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2)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3.实验流程 透明圈的菌落: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效果自评组合式设计]一、在小题集训中洞悉命题视角(1)根据物理状态的不同,培养基只有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两种类型。(×)(2)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四种成分。(√)(3)在配制培养基时,除满足营养需求外,还应考虑 pH、O2及特殊营养物质的需求。(√)(4)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5)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应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6)统计样品中的活菌一般用平板划线法。(×)(7)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蓝,则说明筛选到分解尿素的细菌。(×)(8)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9)纤维素酶只包括三种组分: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10)筛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培养基中是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二、在回顾教材图表中强化学科能力下表为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据此回答问题: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1.4 g2.1 g0.2 g10.0 g1.0 g15.0 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自来水定容到 1 000 mL(1)在该培养基中尿素的作用是什么?琼脂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尿素作唯一氮源,起选择作用;琼脂作为凝固剂,用于制备固体培养基。(2)对筛选出的细菌要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如何鉴定?答案:在培养基中再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后,pH 升高,指示剂将变红。培养基及微生物的纯化培养技术1.培养基的种类(1)按物理状态分类:培养基种类特点用途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