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 生物与环境一、种群的特征及种群数量的变化1.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答案】 √ 分析:植物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方法是样方法。2.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答案】 × 分析:退化林地失去原有植被后再度恢复属于次生演替。3.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答案】 √ 分析:垂直结构是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分层现象,动物的垂直结构与植物提供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有关。4.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答案】 × 分析:土壤中动物的种间关系,除了互利共生之外,还有捕食、寄生、竞争,这些无主次之分。5.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是: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答案】 × 分析: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少各个种群之间基因交流的机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6.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则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答案】 × 分析: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最初进行的演替是在植被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7.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答案】 √ 分析: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实现的,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以 CO2的形式进行的。8.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答案】 × 分析: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9.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 )【答案】 ×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 越 强 , 一 般 情 况 下 抵 抗 力 稳 定 性 就 越 强 , 恢 复 力 稳 定 性 就 越 弱 。种群的特征【典例 1】 (2014·福建理综)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72 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 1975 年低B.1971 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 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