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 生物与环境-种群增长模型类

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 生物与环境-种群增长模型类_第1页
1/2
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 生物与环境-种群增长模型类_第2页
2/2
生物与环境---种群增长模型类1.解读:(1)呈现形式:主要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S”型和“J”型)或变形呈现,形象直观。(2)考查要点:往往以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为切入点,联系种群的基本特征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联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等基本内容,联系人口数量变化等热点问题,进行综合考查。2.特点:直观性、综合性、新颖性。3.考查能力:识图、迁移、分析、判断、综合能力。(2012·山东高考)下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1)图中曲线________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________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_______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________。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 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________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答案】 (1)Ⅰ 就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 基因频率(2)增加 (种间)竞争(3)信息传递 (4)λ审题 明确模型原理一、明确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类型及其出现条件1.解读: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包括“J”型和“S”型两种类型,其中前者出现的条件是食物、空间均充足的理想条件,而后者是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出现的。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类型还包括种群数量在环境容纳量附近的波动和种群数量的下降。2.应用:坐标中已经标出“J”型曲线,不难看出其他曲线代表的类型:Ⅰ 曲线:表示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后期表现为种群数量在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Ⅱ 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在较低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Ⅲ 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直至灭绝。二、知识点的联系1.解读: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常联系的考查点:(1)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增长时的出生率应大于死亡率,年龄组成上应属于增长型,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2)“J”型种群增长曲线分析:计算种群达到一定数量时的繁殖代数,分析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变化。(3)“S”型种群增长曲线分析:有害生物的控制,捕鱼时期与捕鱼量的确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 生物与环境-种群增长模型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