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背核心语句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2.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体现了邓小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思想品质。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记知识纲要一、伟大的转折1.背景(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是主要问题。(2)“两个凡是”的禁锢。(3)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过程(1)中共中央工作会议:① 内容:着重阐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② 意义: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2)十一届三中全会:① 内容: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② 意义: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究升华] 下图是邓小平的题词。你知道它是直接针对什么观点提出的吗?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1)“两个凡是”观点。(2)有利于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形成过程过程内容创立明确提出中共十二大(1982 年)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系统概括中共十三大(1987 年)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规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逐渐成熟“南方谈话”(1992年)(1)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标准:“三个有利于”中共十四大(1992 年)(1)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2)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1997 年)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2.内容(1)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述。(2)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阐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3.评价(1)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2)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教材 P87“学思之窗”问题提示] 你认为哪种说法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示:后一种说法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随着 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