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考纲要求] 1.农业区位因素。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3.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自然条件主要有气候、土壤、地形等。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价、农业技术等。[温馨提示] 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原始迁移农业(1)分布:热带雨林地区的某些原始部族。(2)生产过程:(3)影响: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肥力下降―→谷物产量低。2.传统旱作谷物农业(1)生产特点:自给自足式的农业,耕地稳定。(2)生产方式:以种植旱作谷物为主,精耕细作,农业区内同时饲养牲畜。(3)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及亚热带干旱的山地,包括中国东部东北、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德干高原和西部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尼罗河、两河流域等地区。3.现代混合农业(1)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有哪些区位优势?提示:地形平坦广阔、灌溉条件好、气候温暖、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2)生产方式: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具体如下图所示:(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生产有哪些优点?提示:①两种生产方式互惠互利,形成良性循环;②时间互补,忙闲错开;③两种生产方式的结合可以保证农场经济收入稳定。[温馨提示](1)世界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还有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等。(2)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的限制因素是灌溉水源,解决措施是东水西调。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地球面貌产生深刻影响。(2)不合理方式:砍伐森林、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3)农业技术的负面影响: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温馨提示]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易形成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渍化,湿润半湿润地区易形成水土流失问题。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时可依据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分析某地自然条件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分析的主导方向。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型和规模物品种交通运输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