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1 认识静电[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性质.2.理解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3.掌握电荷守恒定律及元电荷的概念.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使物体带电称为起电,起电方式有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二、电荷守恒定律1.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 C 表示.2.正电荷的电荷量用正数表示,负电荷的电荷量用负数来表示.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3.原子核中的质子和电子带有等量而异种的电荷,质子电荷量为 1.60×10-19 库仑;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 e 的整数倍.因此,电荷量 e 被称为元电荷.4.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代数和不变.一、电荷[问题设计]1.在干燥的实验室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何种电荷呢?玻璃棒和丝绸带电的原因是什么?答案 负电.玻璃棒上的电子向丝绸上转移,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2.如图 1 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 A 和 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下部的金属箔是闭合的.图 1(1)把带正电荷的物体 C 移近导体 A,金属箔片有什么变化?(2)这时把 A 和 B 分开,然后移去 C,金属箔片又有什么变化?(3)再让 A 和 B 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4)再把带正电物体 C 和 A 接触,金属箔片又有什么变化?答案 (1)C 移近导体 A,两侧金属箔片都张开;(2)金属箔片仍张开,但张角变小;(3)A、B 接触,金属箔片都闭合;1(4)两侧金属箔片都张开.[要点提炼]1.摩擦起电的原因: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束缚不紧的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2.感应起电的原因: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之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3.接触起电的原因: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4.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都是电子的转移.二、元电荷[问题设计]1.物体的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的吗?带电荷量可以是 4×10-19C 吗?答案 物体的带电荷量不是任意的,它只能是 1.60×10-19C 的整数倍.由于 4×10-19C 是1.60×10-19C 的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