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第13课 只因为年轻啊(节选)学案 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第13课 只因为年轻啊(节选)学案 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_第1页
1/15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第13课 只因为年轻啊(节选)学案 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_第2页
2/15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第13课 只因为年轻啊(节选)学案 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_第3页
3/15
第 13 课 只因为年轻啊(节选)一、作家作品张晓风,1941 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 年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作品:《张晓风经典作品》、《地毯的那一端》、《花之笔记》、《母亲的羽衣》等。二、相关链接1.写作背景张晓风勤于笔耕,作品甚丰,尤以散文饮誉海内外。早在 1977 年,台湾评论界就推其为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她的作品突破了中国现代女性散文狭隘的“闺秀天地”。她的《只因为年轻啊》就是其文学发展第二个阶段的代表作品。散文思想轮廓渐趋扩大,犹如从湖泊递变为壮阔浩渺的大海,将思想的触角伸向生命深层中,叩问生命的终极归宿。2.张晓风的散文风格张晓风早期散文多以抒情为主,强调仁爱精神,宣扬人道主义,主张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关心、宽容和谅解,对别人的痛苦要同情,这种散文风格与冰心的散文相似。张晓风也在她的散文中呼唤“爱”,并得到一个“爱心马拉松长跑者”的雅号。在《母亲的羽衣》中,作者艺术地概括了女性人生道路上的两段历程:少女与母亲。伟大的母爱的“圣火”在一代一代的交接中延伸。礼赞母爱,张晓风的散文充满着女性所特有的母爱情感。她把对人类的爱,人与人之间的爱作为自己创作的中心点,在作品中讴歌一些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普通人。张晓风除了对人类的母爱、友爱、情爱尽情赞颂外,她还对充满爱的生活、美的自然、真诚的生命进行讴歌。张晓风的散文创作除以抒情见长外,她还力求以深邃思想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深层思考。从七十年代中后期起,她在报刊上频频发表短小犀利的杂文,借助丰富的联想、巧妙的比拟和辛辣的嘲讽来抨击时弊,使她的创作由宣扬抽象的人性与爱转向直面残酷的人生。人间有爱,但人间也有恨。“直面人生”的现实态度,使她的散文更显得深刻和广博。张晓风以她深邃的思想,细腻的情感,明朗晓畅的比喻、象征来表现严酷人生的创作,共同建构了六七十年代散文的主体框架,散文在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获得了新的形式和内容。1.识记字音(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① 譬如(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第13课 只因为年轻啊(节选)学案 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