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八专题 第25课 上枢密韩太尉书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八专题 第25课 上枢密韩太尉书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_第1页
1/11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八专题 第25课 上枢密韩太尉书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_第2页
2/11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八专题 第25课 上枢密韩太尉书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_第3页
3/11
第 25 课 上枢密韩太尉书太尉执事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任枢密使(掌管军事大权)。“太尉”,秦、汉时官名,掌兵权。枢密使相当于太尉,所以称韩琦为太尉。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得到韩琦的接见。一个是刚刚考取进士的青年,一个是掌管全国军权的大官,怎么下笔呢?首先是称谓问题。为了表示尊重,不直呼对方,而称“太尉执事”。“执事”,左右的人。这是表示谦谨的说法。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掌管全国军事。当年,苏辙考中进士之后,未得见身居要职、诗文并擅的韩琦,就写了这封才气横溢的自荐信求见。写这封请谒书时,苏辙年方十九,涉世未深、名节未显,怎样才能说动名满天下的韩琦呢?聪敏的苏辙没有屈心抑志、奉承阿谀,而是独从作文之道入手,一路跌宕蓄势,高蹈奇崛,巧妙地把干谒求进之事纳入文学活动的范围,显得高雅拔俗,这不能不让韩琦对这位初出茅庐的后生刮目相看。文中,苏辙提出的“文气说”,强调后天实践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关于“文气”的文学理论。1.读准字音(1)称其气之小大(chèn) (2)见乎其文(xiàn)(3)汩没(ɡǔ)(4)召公(shào)2.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虽(2)生(3)然(4)顾(5)以3.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古义:古代五百家为党。今义:政党、集团。(2)向之来古义:从前。今义:朝向。(3)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古义:曾经。今义:辨别滋味,品尝。(4)其居家所与游者古义:交往。今义:游泳。4.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1)以为文者气之所形:名词用作动词,表现,显露(2)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名词用作动词,立志5.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1)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广自”(2)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闻一言以壮自”(3)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定语后置句(4)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定语后置句6.翻译下列句子(1)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译文: (2)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译文: 答案 (1)我住在家里时所交游的人,不过是邻里同乡这一类人。(要点:第一个“其”代指“我”;乡党,乡里人。)(2)况且一个人的学习,不向慕大的方面,即使知道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要点:志,名词用作动词;何为,宾语前置。)1.文章第 1 段,作者提出了关于文章写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八专题 第25课 上枢密韩太尉书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