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问题导学一、椭圆的定义及应用活动与探究 1(1)椭圆+=1 上一点 P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5,则 P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A.5 B.6 C.4 D.10(2)已知 F1,F2是椭圆+=1 的两焦点,过点 F2的直线交椭圆于 A,B 两点,在△AF1B中,若有两边之和是 10,则第三边的长度为______.迁移与应用设 F1,F 2分别是椭圆 E:x2+=1(0<b<1)的左、右焦点,过 F1的直线 l 与 E 相交于A,B 两点,且|AF2|,|AB|,|BF2|成等差数列,则|AB|=______.椭圆的定义能够对一些距离进行相互转化,简化解题过程.因此,解题过程中遇到涉及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问题时,应先考虑是否能够利用椭圆的定义求解.椭圆上一点 P 与椭圆的两焦点 F1,F2构成的△F1PF2称为焦点三角形,解关于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问题时要充分利用椭圆的定义、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对于求焦点三角形的面积,若已知∠F1PF2,可利用 S=absin C 把|PF1||PF2|看成一个整体,运用公式|PF1|2+|PF2|2=(|PF1|+|PF2|)2-2|PF1||PF2|及余弦定理求出 |PF1||PF2|,而无需单独求出,这样可以减少运算量.二、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应用活动与探究 2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为 F1(-4,0),F2(4,0),并且椭圆上一点 P 与两焦点的距离的和等于 10;(2)焦点分别为(0,-2),(0,2),经过点(4,3);(3)经过两点(2,-),.迁移与应用1.若方程+=1 表示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则 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2.两焦点坐标分别为(3,0)和(-3,0)且经过点(5,0)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步骤可总结如下:①由焦点坐标确定方程是+=1(a>b>0),还是+=1(a>b>0);②运用定义、平方关系等求出 a,b.(2)当焦点不确定时,可设方程为 Ax2+By2=1(A>0,B>0,且 A≠B),这样可以避免讨论.三、焦点三角形问题活动与探究 3如图所示,已知椭圆的方程为+= 1,若点 P 在第二象限,且∠PF1F2=120°,求△PF1F2的面积.迁移与应用已知 P 是椭圆+=1 上一点,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F1PF2=60°,求△F1PF2的面积.四、与椭圆有关的轨迹问题活动与探究 4(1)已知圆 x2+y2=9,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 P 向 x 轴作垂线段 PP′,点 M 在 PP′上,并且PM=2MP′,求点 M 的轨迹.(2)已知在△ABC 中,|BC|=6,周长为 16,那么顶点 A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