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课堂合作探究问题导学一、从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活动与探究 1已知物体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时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迁移与应用 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 m=10 kg 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 θ=37°角的斜向右上方的拉力 F=100 N 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0.5。求:5 s 末物体的速度大小和 5 s 内物体的位移。(sin 37°=0.6,cos 37°=0.8,取 g=10 m/s2)由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1)基本思路: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分析,把题中所给的情况弄清楚,然后由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2)一般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图;②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包括大小和方向);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④结合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选择运动学公式,求出所需的运动学物理量——任意时刻的位移和速度,以及运动轨迹等。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活动与探究 21.已知物体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时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2.在动力学问题中,怎样理解加速度的“桥梁作用”?迁移与应用 2一个滑雪者如果以 v0=20 m/s 的初速度沿直线冲上一倾角为 30°的山坡,从冲坡开始计时至 3.8 s 末,雪橇速度变为零。如果雪橇与人的质量为 m=80 kg,求滑雪者受到的阻力。(g 取 10 m/s2)由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1)基本思路:从物体的运动情况入手,应用运动学公式求解物体的加速度,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物体所受的合力,进而求得所求力。(2)一般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③根据相应的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所受的力;⑤根据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求出所需求解的力。当堂检测1.用 30 N 的水平外力 F,拉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 20 kg 的物体,力 F 作用3 s 后消失。则第 5 s 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v=4.5 m/s,a=1.5 m/s2B.v=7.5 m/s,a=1.5 m/s2C.v=4.5 m/s,a=0D.v=7.5 m/s,a=02.雨滴从空中由静止落下,若雨滴下落时空气对其阻力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如图所示的图象能正确反映雨滴下落运动情况的是( )3.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行驶的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