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赤壁之战 问题导学1.在这种严峻形势下,鲁肃怎样劝说刘备与孙权结好?2.赤壁之战是弱军战胜强军的典范战例。处于优势的曹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处于劣势的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3.本文是写赤壁之战的史实,为什么要详写战略决策,略写战况?自主探究赤壁之战是一次有决定意义的大战役,整个战役涉及孙、刘、曹三个方面,事件繁,人物多,作者在叙述时为什么确定以孙权一方为主?本文突出了孙权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文法导析1.重点突出,使文章详略得当。详写战前孙、刘联盟联合抗曹。三方矛盾的焦点在孙权“战”与“降”的决策,所以对东吴写得多,曹操只是侧面略及而已。这就有力地突出了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是正确分析形势采取正确策略。2.以对话展开情节并使人物个性化。同是劝孙权,鲁肃设身处地、推心置腹,表现出对主人的忠诚;诸葛亮善于辞令,讲求语言的艺术效果;周瑜则是斩钉截铁,直言快语,对孙权表示一片坦诚。这些个性化的语言,皆由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处境所决定。情节的展开,人物的个性化,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谈话来表现的。这样做既使情节简练,又鲜明地展示了谈话人的性格特征,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3.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这就交代了双方驻兵的地理位置,为后文周瑜火烧曹营埋下了伏笔。曹军把船连起来,是曹操克服不习水战的措施,而这一点恰恰又是曹军的致命弱点,使周瑜有机可乘。这又为下文周瑜“火攻”作了铺垫。这样,不仅使文章曲折生动,结构严密,而且使人读起来感觉有趣、有味,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技法导练导练目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你用精练和个性化的对话描写一个片段,来展示说话人的性格特征,200 字左右。素材积淀话题集锦(1)司马光是宋朝史学家,主持编撰了《资治通鉴》,历时 19 年之久。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在警告自己,切莫贪睡。当他枕在这圆木上睡觉时,只要稍一辗转,“警枕”就会翻滚,将他唤醒。然后,他立刻坐起,继续奋笔疾书。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中。(2)曹操率八十万大军进攻东吴,孙权和刘备在赤壁联合抗曹,大败曹军。曹操引兵而逃,来到一处。关羽依诸葛亮的妙计,在华容道设伏,于是上演了一场“捉放曹”的故事——关羽义释曹操,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中。佳作片段理想,前进的方向。有了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