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长江三峡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长江三峡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1/5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长江三峡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2/5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长江三峡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3/5
2 长江三峡1.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2.能够理解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尤其是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法,并能运用这一写法进行片段习作。3.能够领悟本文在景物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1.连线作者刘白羽(1916—2005),北京人,现代作家。1950 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两次赴朝鲜,写了许多通讯特写。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作品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刘白羽散文选》《海天集》《芳草集》(获中国作协首届散文奖)等,短篇小说《五台山下》,中篇小说《兰河上》《火光在前》,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风风雨雨太平洋》等。另有长篇通讯《环行东北》,长篇报告文学《大海——记朱德同志》,长篇回忆录《心灵的历程》(获中国传记文学奖)。2.探寻背景《长江三日》是一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游记,记叙了作者于 1960 年 11 月中旬从重庆到武汉三天的旅程。文章写于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由于自然灾害、中苏关系恶化和“左”倾错误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作者写作本文是有寓意的,全文贯穿着“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这样一个富有哲理的思想。《长江三峡》是从中节选的一部分,文中除了抒发对祖国山河的深切热爱之外,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的赞叹。1.识字注音(1)重点字启碇(dìnɡ) 滟滪(Yàn yù) 夔州(Kuí)草坂(bǎn) 汨罗江(Mì) 美髯(rán)白皙(xī) 婀娜(ē nuó) 抛锚(máo)崆岭(Kōng) 秭归(Zǐ)(2)多音字 2.字形辨认 13.词语释义(1)悬崖绝壁:像墙壁一样陡立的山崖。形容山势险峻。(2)雷霆万钧:形容威势极大。霆,暴雷、霹雳;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合当时 30 斤。 (3)峨冠博带:戴着高高的帽子,束着宽宽的衣带。古代士大夫的装束,常形容屈原。峨,高;博,宽。(4)云蒸霞蔚:形容景物灿烂绚丽。蒸,升腾;蔚,聚集。(5)莽莽苍苍:草木苍翠茂密,原野景色迷茫。4.词义辨析(1)震动·振动同:都有“受到外力而改变”之意。异:震动,指颤动(使颤动)或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里不平静;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做往复运动。判断正误:①两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南加州大学附近遭杀事件在中国引起很大振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长江三峡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