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精选七篇 【篇一】 xx,男,1981 年 8 月出生,xx 新田人;2025 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 7 月入职 xx 大学。现为 xx 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讨论生导师。六年来,他为人勤勉仁善,乐于奉献,教学和科研业绩突出,为人为事都获得交口赞誉。 一、爱岗敬业,以教为乐 作为一名投身教育的青年老师,他不将教书育人简单地理解为一种谋生手段,而是将其作为自己的事业,乐在其中。教学六年来,他先后承担过《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字训诂》、《汉字与文化》、《古文字学》《训诂学》、《中华文化与传播》等本科和讨论生核心及专业选修课程,累计教学时数近 1700 课时;指导本科毕业论文 18 篇;指导 xx 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 SIT 计划 3 项(国家级 1 项)。对于繁重的教学任务,他能以教为乐,勇于担当,严格自我要求,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在教学中重视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积极主动参加教学培训学习,持之以恒地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思路;其教学特色鲜亮,教学效果广受学生好评。2025 年,在 xx 大学教学讲课竞赛中获二等奖,并于当年度的本科教学评教中进入全校前 29 名;2025 年,又获 xx 大学教学讲课竞赛一等奖。 二、业有专精,谨严求实 好的教学绝非无本之末,对此,他能理性地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追求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在科研上孜孜矻矻,坐得住冷板凳,以传统的古文字学为专业基础,致力于出土文献的语言文字探讨,积极参加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的整理与讨论。先后主持 xx 省社科基金项目 1 项,xx大学校级课题 2 项,主研教育部社科青年项目 1 项(排名第1,已结题),并两次入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复评;在《古文字讨论》、《中山大学学报》、《考古与文物》、《xx大学学报》、《xx 科技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厚积薄发,其文皆能贯之严谨求真的学术传承和标准以材料说话,坚持实证求新。此外,他还独立指导硕士讨论生 17 名(毕业 10 名,在读 7 名),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具有很强的专业讨论和指导能力。 三、尊重学生,益友良师 教研之外,他积极参加学科建设、服务学生等各种活动,不计得失,2025-2025 年,他曾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为学院 8 名经济困难的同学提供助学金四万元。他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关爱、理解和尊重学生,先后担任了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5 级 1 班、2025 级 2 班和 2025 级 1 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