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古蔺县中学高中数学必修一 1.2.1.2 函数的概念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深化函数的概念,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并能用“区间”的符号表示。2. 掌握判别两个函数是否相同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熟练求解常见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教学难点:对同一函数标准的理解,尤其对函数的对应法则相同的理解.三、课时学法指导学生自学和教师引导相结合,能够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相等函数,找寻求定义域和值域的方法.四、预习案完成任务情况自评: 学科组长评价: .1.任务布置:(1)复习函数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函数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的定义.(2)两个函数相等的定义是什么?怎样判定两个函数相等?(3)给一个已知函数,怎么求它的定义域?常用的求解思路是什么?怎么求一些简单函数 的值域?常用方法有哪些?2.存在问题:五、探究案1.复习 1:函数的三要素是 、 、 .是如何定义的?复习 2:用区间表示函数 y=kx+b、y=ax +bx+c、y=(,)的定义域与值域.2.探究:探究任务 1:函数相同的判断讨论: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 y=x 相等?说明理由。(1)y=() (2) (3)y= (4)试试:判断下列函数与是否表示同一个函数,说明理由?① = ; = 1. ② = x; = .③ = x 2; = . ④ = ;= .小结: ① 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②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完成 p19 练习 3探究任务 2:求函数的定义域例 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用区间表示).(1);(2);(3).试试: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用区间表示).(1);(2).小结:如果函数由解析式给出,则其定义域就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当一个函数是由两个以上的数学式子的和、差、积、商的形式构成时,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公共部分的集合.(1)定义域求法(分式、根式、组合式);(2)求定义域步骤:列不等式(组) → 解不等式(组).探究任务 3:求函数的值域例 2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用区间表示):(1)y=x -3x+4; (2); (3)y=; (4). (5)小结: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有:观察法、配方法、拆分法、基本函数法.六、训练案1. ★p24 习题 2.5.6大聚焦 2.12. ★★小聚焦 2.1七、反思与小结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