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古蔺县中学高中数学必修一 2.1.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1.理解 n 次方根与根式的概念;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2.正确运用根式运算性质化简、求值;掌握分数指数幂和根式之间的互化;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3.分类讨论思想,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的能力。二、重难点1. 根式概念的理解与分数指数幂的理解;2. 运用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三、课时学法指导(学习方法)从初中已经熟悉的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入手,由特殊逐渐地过渡到一般的 n 次方根的概念,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四、预习案(任务布置+自评、互评+反馈与评价)完成任务情况自评: 学科组长评价: .1.任务布置:(1)阅读教材 P47—51 完成大聚焦课堂 P23—24 内容;(2)思考:①什么是平方根?什么是立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有几个,立方根呢?你能由具体的例子推导的次方根吗?② 类比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归纳出 n 次方根的概念。③ 类比平方根、立方根,猜想:当 n 为偶数时,一个数的 n 次方根有多少个?当 n 为奇数时呢?(3)回顾初中时的整数指数幂及运算性质是: (4)观察教材 P50 分数指数幂下具体式子,并总结分数指数幂规律: 2.存在问题: 五、探究案(教学流程与探究问题)探究 1:根式的概念问题 1:根据下面的具体例子概括次方根的概念?如果 x2=,那么 x 叫做的平方根,例如±2 是 4 的平方根;如果 x3=,那么 x 叫做的立方根,例如 2 是 8 的立方根;,±2 是 16 的 4 次方根;25=32,2 叫做 32 的 5 次方根;…… ,……?问题 2:若 x2=,那么如何用表示呢?有关概念是?(P49) (1)教材 P50 探究如何回答? (2)结论:n 为奇数时,= ;n 为偶数时,= = (3)训练与反馈:教材 P50—例 1;探究 2:分数指数幂的概念问题 3:观察①②③例子,结果的指数与被开方数的指数、根指数有什么关系?① ; ;; ②; ; ③;结论: 问题 4:问题 3 的结论中,若没有“”这个条件行不行?原因是 探究3:课堂检测:1.p51——例 2;2. p54——练习 1、2六、训练案1. 教材 P59——习题 2.1A 组——1、2 题2. 大聚焦课堂 P23—24 内容3. 小聚焦课堂 P12 内容七、反思与小结1.2.3.古蔺中学高 2013 级 数学 导学案模块 必修 1 课题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第 2 课时)课型: 检查时间: 月 日 学科组长评价: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