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 2014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3.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部环流问题,达到知识拓展的目的。[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获得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2、通过读图分析,自主归纳变化规律;3、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2、使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热岛效应”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学习重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2、应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海陆间热力环流、城市热岛环流等现象学习难点:等压面的变化规律课前预习学法指导:观察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热源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③______和反射。3.受热过程(1)大部分 A④______________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2)地面被加热,并以 B⑤______________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因此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是⑥______________。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⑦______________,造成高低纬度间的⑧______________。2.热力环流的形成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⑬________________。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图示受力状况只受图中F⑭_________的影响受图中 F1⑰__________与 F2⑱______________的共同影响受图中F1⑳__________ 、 F2○______________和F3○__________ 的 共 同 作用风向垂直于⑮____________指向⑯________与等压线⑲__________(高空风)与等压线○__________(近地面风)问题思考1.为什么晴朗的早晨反而比阴天的早晨气温更低一些?2.古诗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你能解释巴山为何多夜雨吗?3.议一议:空气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吗?4.判断:地转偏向力能不能改变风速? 课内探究探究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云贵高原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