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课程标准解析课标要求目标解析1.分析说明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2.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理意义。1.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以及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及黄赤交角。2.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3.通过绘图分析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进而总结出四季更替的成因。4.通过读图绘图分析比较等活动,锻炼运用地理图表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提高空间思维能力。☆自主学习一:地球的公转一、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方向及轨道:方向为自 向 ,从地球北极上空向俯视,地球呈 方向绕太阳运转。地球公转的轨道为近似于正圆的 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 上。 2、公转周期: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天文学上所说的回归年长 日 时 分 秒。 3、公转速度:地球的公转速度与距太阳的 有关,地球在近日点时(1 月初)公转速度较 ,在远日点时(7 月初)公转速度较 。 4、黄赤交角及影响(1)黄赤交角: 平面与 平面之间的交角,目前为 。(2)黄赤交角的影响: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在绕日公转时是斜着身子转的,即地轴与公转轨道之间的交角为 66˚34´,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由于此公转特征的存在,从而产生了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南北移动,其移动的范围在 和 之间,移动的周期为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叫一个 。◆合作探究 1:为什么地球位于近日点时北半球反而是冬季,而位于远日点时北半球是夏季?◆合作探究 2:为什么北极极昼天数比南极多?◆合作探究 3:若黄赤交角为 0 度,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的范围将有什么变化?假如黄赤交角为 30 度,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的范围又将有什么变化?在右图中的正确位置,标出黄道平面、赤道平面、黄赤交角,并标出黄赤交角的度数:☆自主学习二: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 1.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 。 2.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 向 递减。3.夏(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北(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 向南北两侧递减。 4.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至日, 及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达 。请在下图中标出正午太阳高度(用 H 表示)◆合作探究 4: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日内最高时,它的地方时多少?晨昏线上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