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历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初探赵庆东[摘要] 历史课程改革必须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后盾,历史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依据“新课标”,“以校为本”逐步建设好富有个性的历史教学资源库。本文应目前历史教学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好富有个性的历史网络教学资源库的重要意义、主要功能及初步规划方案。[关键词] 新课改 历史教学 资源库建设 初探当前,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为主要载体的信息技术正猛烈地冲击着高中各学科的教学。历史学科教学中凯洛夫的“讲解——接受”式教学,尤其是“粉笔”+“嘴”+“题海战术”等传统模式,已有了一定的改变。面对新课程改革,实现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已成为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历史新课标指出:“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①为了保证历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后盾,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参与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依据“新课标”,“以校为本”逐步建设好富有个性的历史教学资源库。一、建设好富有个性的历史网络教学资源库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在信息时代,信息是最重要的资源,信息的加工、处理、传播成为最重要的工作。对历史教学而言,计算机主要是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网络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新的教与学的环境,多媒体则使信息能以更多的形式或样式进行交流,因此我们需要全面认识信息资源对历史研究和教学的影响。资源共享(在遵循国家法律的前提下)是网络资源的最大优点,有校园网的都可以建立包括各个学科的网络资源库。其中,历史网络资源库的建设更具有突出的意义,它除了可以满足教学和研究的需要,还可在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1.网络扩大了史料的来源。过去,一件文物只能放在某一个博物馆馆里,一本古籍只能藏在某一个图书馆里,而现在,这些文物或古籍的拥有者可以在网上发布文物照片或视频、古籍的文本,了解或研究它的师生都可取来一用。再如,互联网上有许多专门的历史网站,为我们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珍贵史料,只要知道它的网址,就可以随时访问,获取资源,如较成体系而又特色鲜明的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