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反复读课文,结合挂图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育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育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老师准备(包括媒体):准备教学挂图,将读文与看图结合起来。 学生准备:做好预习: 预习生字 朗读课文 回答问题 提出质疑 教学过程 一、自读探究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段,找出描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2、检查反馈: (1)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收获? (2)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脚的? 脚的样子 脚的形状 脚的颜色 (3)提问:你平常注意过爬山虎有脚吗?那么作者是怎么知道的?这一段哪一个词语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认真的观察?(注意)想看一下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吗? (4)小结: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快快学习第四自然段。 3、学生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分组学习第四自然段,比一比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哪一些学生学得更快、更好。 (1)找出写爬山虎爬的句子来;(2)找出表示爬的动词;(3)自己试着演示爬的过程。 4、检查提问: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什么? (1)指名演示爬,问: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你们想知道爬山虎究竟是怎么爬的吗? (2)学生找出写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读一读。 (3)提问:爬山虎是不是只往上爬?你是怎么知道的? (4)小结: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往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看”。 过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怎么样呢? 5、学生自学第五自然段。 【学法指导】先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标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动词(触、巴拉、贴)。然后小组合作怎样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 6、检查反馈: (1)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从“没触着墙的脚不几天就萎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了灰色”知道脚与墙有着密切的关系。 (2)提问: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 第一自然段。 (3)总结提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 7、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