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第四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始得西山宴游记(2)》导学案课 题课 型新授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2、分析探讨,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言词汇。 (2)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难点:学会翻译文言文。导 学 过 程一、复习检查题(或课前预习题)翻译课文二、课堂探究问题(一)诵读,品析技法1 朗读第二段,概括第二段大意: 问:题为“始得西山宴游记”,作者为什么写游众山?——又 问:西山的怪特表现在哪几句?朗读之,说一说这几句分别写出了西山的什么特征——① 从“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② 从“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可以看出西山的高竣。③ 从“萦青绕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登上这样的高山,你会有什么样的心境?——写作技法:衬托,以登西山所见之景来表现西山的怪特。(二)、研读探讨1、你认为以上两个“游”字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原文说明理由。(1)第一个游是游众山,是“形游”,虽然游了很多地方,但作者的精神并没有得到放松。(从哪些句子,看出是“形游”?)(2)第二个游是游西山,是“神游”,在游西山时,惴栗之情得以排遣,精神得到了彻底的解脱。理由如下:(从哪些句子,看出是“形游”?)三、当堂检测练习1. 写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⑴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古义: ;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⑵ 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古义: ;今义:层层增加;积聚⑶ 游于是乎始 古义: ;今义:表顺承关系的连词⑷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古义: ;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2.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⑴ 名词作动词 ①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②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1⑵ 名词作状语 ①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② 箕踞而遨 ⑶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望西山,始指异之 ⑷ 数词作名词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3.文言句式⑴ 判断句 是岁,元和四年也 ⑵ 倒装句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⑶ 省略句 因坐法华西亭 4、翻译①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② 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 际,四望如一。 ③ 悠悠乎与灏气 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④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