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中化学 专题一第一单元物质的量(第二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章节与课题物质的量(第二课时)课时安排 3 课时主备人审核人总第 9 课使用人使用日期或周第三周 学习目标1 进一步加深理解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2、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式量的区别和联系。3、能熟练运用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概念计算。4、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重点 难点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在课堂上敢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学习品质教学资源使用PPT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复习巩固】1、完成课本 P8 【问题解决】2、下列有关摩尔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 摩尔氧原子 B.1 摩尔氧分子 C.1 摩尔氧气 D.1 摩尔氧3、① 1molH2O 约含 个 H2O;②1molO 约含 个 e-;③2molH+约含 个 H+;④ 3× 6.02×1023个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e-;⑤1.204×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一、基础知识梳理与自学质疑】1.化学变化中涉及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单个微粒的质量都很小,难以直接进行称量,而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数目往往很大,为了将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之间联系起来,在化学上引入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那么,这种关系是怎样建立的呢?2.①1 mol Fe 的质量为 g;② 1 mol CO2的质量为 g;③ 1 mol NaOH 的质量为 g;④ 1 mol H2SO4的质量为 g。通过完成上述填空,有何启示?结论: 3. 摩尔质量① 定义: 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②符号: ;③ 常用单位: ;④等量关系:摩尔质量以 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 ;⑤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3.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代表分子或原子数,也可以代表物质的物质的量,若如此,则2H2+O2 Combin 2H2O 可以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展示与互动探究】1.针对自学质疑部分进行交流展示2.1 mol 不同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是 的,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 ,因此 1 mol的质量是 。假设一个粒子的真实质量为 m Kg,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那么 1 mol该粒子的质量就等于 m·NA Kg。已知一个 12C 的质量是 1.993×10-26 Kg, 1 mol 12C 的质量为:6.02×1023×1.993×10-26 Kg= 0.012 kg,一个 16O 原子的质量为 2.657×10-26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