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一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二)》导学案本 课 时 学习 目 标 或学习任务能运用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解决问题;理解等比中项的意义.本 课 时 重点 难 点 或学习建议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的应用.一.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1.判断:(1)已知,则成等比数列.( )(2)已知,则成等比数列.( )(3)已知成等比数列,则成等差数列.( )(4)已知成等差数列,则成等比数列.( )二.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已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求首项和公比,并画出该数列的图像.已知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新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吗?练习:已知无穷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1)依次取出数列中的所有奇数项,组成一个新数列,这个数列还是等比数列吗? 如果是,它的首项和公比是多少? (2)数列(其中常数)是等比数列吗? 如果是,它的首项和公比是多少?已知,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 求证是等比数列.小结:证明等比数列的方法.如图,是一个边长为 的正三角形,将每边三等份 ,以中间一段为边向形外作正三角形,并擦去中间一段,得图(2),如此继续下去,得图(3)…试求第个图形的边长和周长.三.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 1.公差不为的等差数列的第,,项依次构成一个等比数列,求该等比数列的公比.2.在等比数列中,(1)是否成立?是否成立?是否成立?总结一般结论: 3.若成等比数列,则称为和的等比中项.(1 )和的等比中项为 ;(2)已知两个数和的等比中项是,则 .例 3 例 4 ( 1)( 2)( 3)四.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等比数列的概念及性质、通项公式的应用,等比中项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