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第一课时 苏教版必修3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第一课时 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1/3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第一课时 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2/3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第一课时 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3/3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第一课时 苏教版必修 3模块一、情景引读 1、创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很有作为。公元 627 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背后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书进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此疏后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篇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铭。2 、作者简介 :敢于“犯颜切谏”的诤臣——魏征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魏征提倡“无面从退有后言”,“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病卒后,唐太宗痛惜“遂亡一镜矣”。作有《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有《群书治要》,还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等。言论散见于《贞观纪要》。 3. 文学常识——疏 : 疏,是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类文章是古代臣属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托奏、议、疏、表、对策等。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文章辨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奏初改书为奏。汉定礼仪,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按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有名的“疏”类文章有《论贵粟疏》(晁错)、《谏逐客疏》(李斯)、《论积贮疏》(贾谊)等。 4、【难读字】 求木之长( ) 疏浚( ) 壅( )蔽 谬( )论 黜( )恶 5、本课出现的四个成语: 、 、 、 。1模块二、文言基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 恩所加,则思无以怒而滥刑(通“ ”, )二、词类活用: ① 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 貌: 。② 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 下: 。③ 形容词用作名词惧谗邪 邪: 。 则思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第一课时 苏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