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一政治必修一《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或周次第 18 周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与宏观表现、存在的不足;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经济方面的新要求;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进程是不平衡的。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重难点或学习建议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和把 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教学资源教材、教参、课程标准一、预习导学:根据学习目标自读教材,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填空和判断。(具体内容见高效课堂新学案。)二、学习交流与问题探讨:(小组交流、讨论;班级内学生交流发言,学生和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探究活动一:情景一 1978 年到 201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 3645 亿元增长到 33.54 万亿元,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全国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343 元增加到 29748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134 元增加到5840 元,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情景二 近几年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几年,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2010 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约达 4 到 6 倍。情景三 2010 年人均 GDP 最高的上海市达到 1 万多美元,表明上海已经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人均 GDP 最低的贵州只有 945 美元,与世界排名 133 的尼加拉瓜相接近。(1)情景一中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2)结合情景二、三,思考我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 探究活动二:2000 年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逐年加快,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从 59.3%稳步提升到2010 年的 78.9%,平均每年增加 1.95 个百分点。按此发展趋势,到 2020 年我国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是怎样的?(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哪几项新要求?三、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具体内容见高效课堂新学案。)四、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1、你觉得本课时还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掌握?如果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