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2014高中地理 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成因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1

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2014高中地理 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成因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1/3
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2014高中地理 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成因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2/3
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2014高中地理 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成因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成因学习目标1、认识喀斯特地貌类型,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和发育的地貌类型。2、理解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知识梳理 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种岩石广布区能形成喀斯特地貌 ( )A.石灰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2、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读“人民币版面图案”(部分),回答 3~5 题:3、该版面景观是 ( )A.九寨沟风光 B.桂林山水 C.鼎湖山保护区 D.长白山天池4、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冰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5、该景观地貌属于 ( )A.雅丹地貌 B.丹霞地貌 C.冰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赞美桂林周围喀斯特山水风光的一句名言。桂林山水是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的 100 多千米的山水风光的代名词,是中国,也是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区。这里山奇水秀,风光绚丽。人们将其自 然景观归结为“四绝”,即簪山、带水、幽洞、奇石。据此回答 6~8 题: 6、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砂岩7、“簪山”地貌类型指的是 ( )A.石钟乳 B.石笋 C.石芽 D.峰林8、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是 ( )A.流水的搬运作用 B.流水的冲积作用C.流水的溶蚀作用 D.冰川的刨蚀作用我国一联合考察团对广西喀斯特地貌进行了一次联合考察。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9~10 题:9、“桂林 山水” 这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种条件无关 ( )A.岩石条件 B.气候条件 C.生物条件 D.土壤条件10、下列组合描述正确的是 ( )A.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黄河中游河段B.“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云贵高原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太行山区D.“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桂林山水11.下列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 )A. 石柱、峰林、溶蚀洼地 B. 峰丛、落水洞、溶蚀洼地C. 石柱、石钟乳、地下河 D. 孤峰、溶洞、落水洞12.有关我国桂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石灰岩广布,可溶性、透水性差 B.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丰沛,尤其以 5—8 月降水较多C. 漓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D. 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土壤中有机质积累丰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2014高中地理 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成因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