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父母爱情观后感--《父母爱情》观后感汪新生近段时间,在网上看完了电视剧《父母爱情》,不禁为剧中折射的人间真情所感动,特殊是江德福和安杰这对相濡以沫的夫妻,风风雨雨几十年,书写了他们平凡、和善、真诚、坚守的漂亮人生,让生活在功利化社会而日益漠然的现代人多了一份汗颜,也多了一些反思。江德福年轻时身为团长,而安杰是资产阶级小姐,他冒着丢官回老家种地的危急,毅然决然地娶了安杰为妻,这在“唯成分论”的文革时代,需要极大的士气。几十年风雨同舟,德福以博大的胸襟,呵护着安杰,总是憨笑着忍受老婆的絮絮叨叨。他看似忠厚,甚至有些“妻关炎”,但他为了他人忍耐一切,天大的事自己扛,流血不流泪的男子汉性格,感动了千千万万的电视观众。第2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今日吃中饭时,女儿说他妈妈是前世修来的福,找了我这么个下得厨房、会做家务、忠厚本分的老公,我当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向江德福学习,专心呵护妻子,不是说“千年修得共枕眠”吗?该剧给我们真实再现了文革时代的生活画面--德福身为司令,他的儿子卫民却回到乡下当农夫,上山下乡;安杰的姐夫欧阳被打成右派,全家被流放到一个孤岛上,备受熬煎;农村贫困萧条,德福老家的人总是找借口与他攀亲戚,想让他找份工作等等。我看到这些场景时,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学校不正经上课,每天组织同学去公社开会(步行来回三十里),要么就是劳动:开茶园、砍柴、栽秧、挖地;读学校时晚上看电影、钓鱼、抓青蛙,什么都干,可不像如今的孩子读书这么辛苦;1973年我小妹妹出世,我那年七岁,暑假便开头做工分,割稻子一天三分工,第一天一下田就把指头割了半边,休息几天又接着干,今日的孩子们或许是生活在蜜罐里,反而不晓得珍惜,读书也失去了动力,中国孩子需要进行吃苦训练……难怪很多人说要感谢这个宏大的时代!是的,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你生活的时第3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代,我想该剧的正是想通过巨大的时空转移,透过人们生活、思想、情感的变幻,告知我们每个人珍惜这个和平富强的时代,做一个平凡的人,做一个对得起家人和社会的人。最终,我想引用别人的一句影评来表达心中的万千感悟和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保持和善,仔细地生活;珍惜亲情,享受地相爱;体谅别人,利他地让步;满意全部,悠闲地自安。这种人生观不属于金字塔尖的少数人,而是塔身的大多数人。他们平常,却幸福。”2022/3/23于梅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