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寒假社会实践冠县之行有感跟着院里组织的寒假社会实践小分队到聊城冠县的两所乡村学校进行留守儿童训练及心理状况实践调研。一路下来,感慨万千(一)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这是一群特别的未成年人,社会上用弱势群体来定位他们,他们的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他们从小就对家的概念极为模糊。他们就是留守儿童。近几年,留守儿童越来越受社会各界关注,甚至有人说,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社会进展。的确,留守儿童的问题得不到不解决,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不能彻底实现,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和谐社会建设,就是关注社会进展。然而,以前只是知道这样的一些概念。当我亲临其境,真正走到他们中间,才知道他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过着怎样的生活。而这些人,始终第2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就在我们身边。(二)冠县之行震撼我心一座以富不上学不长期,穷不上学不除根为标语的学校:古老的砖房,简陋的教室,破旧的桌凳这个学校叫刘村学校。一群脸上布满渴望又略带无奈的孩子:单薄的衣衫,冻僵的双手,麻木的表情这群孩子叫留守儿童。刚到学校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这是学校吗?走进教室,看到那些孩子,又是一阵心酸他们的眼神有些麻木,或者至少看上去是呆滞无神的,当他们拿到调研问卷,想到他们的父母,表情愈加凝重。我们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最贫困的并不是物质条件,而是精神生活。他们的眼神告知我们,他们需要父母的爱,需要有人关怀和照看。第3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清晰记得,一个孩子在问卷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我有种被遗弃的感受。我从心底,深深被震撼了那种辛酸,是十几岁的孩子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有的事情,有些感受,只有他们自己明白吧生活在阳光下的我们,永久都不能体会那种阴影下的感觉,即使是亲临其境,又怎能彻底走进他们的心里?(三)留守儿童:和谁在一起你最快乐在我们对留守儿童的训练及心理状况调研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和谁在一起你最快乐?,出乎我们的意料,大对数孩子选的都是同学而不是父母。出于奇怪,我随机询问了一名同学。和谁在一起你最快乐?同学。为什么不是父母呢,莫非跟他们在一起你不快乐?不是那是为什么呢?第4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我不知道跟父母在一起什么感觉,他们都不在家这是一个六班级的学校生,从小父母就外出打工,他始终寄宿在叔叔家,叔叔婶婶有自己的小孩,平常只是照看他的食宿,对于其它问题一概不问。长期以来,这个孩子开头对家淡薄了感情,只能跟同学在一起玩。为了不让他连续伤感,我试图跟他沟通另外一些话题。可当我问他的幻想是什么时,他说: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留守儿童,究竟跟谁在一起最快乐?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只能跟同学一起玩,部分孩子可能因此觉得跟同学在一起很快乐。可是在他们心里,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始终是一个幻想,只是因为这个幻想无法实现,他们才不知道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今日,我的心里也有了一个幻想,盼望全部怀有和父母在一起的幻想的留守儿童都能实现他们的幻想。因为和父母在一起,他们才是最快乐的。(四)心理问题谁与倾诉在这次问卷调研中,我们还发觉,大多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在遇到挫第5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折或苦恼时不是和自己的父母沟通,而是和同学一起解决或自己保留问题。有人说这在肯定程度上可以让他们熬炼自理和独立力量,但对于一群小孩子,没有父母的训练指导,更多的,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滋生。在一份问卷中,我们看到这样一句话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好多事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可我不想问别人。由此可见,父母在孩子身心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怎样的不行替代。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多是为孩子更好的进展,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有更好的受训练条件。但这些孩子因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关爱,遇上问题没有父母在身边可以倾诉,导致更大程度的心理问题,造成了他们思想训练上的缺失。这何尝不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圆满呢?经济上的困难要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同样不容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