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校务公开汇报材料 校务公开是促进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是学校民主管理的一种形式,充分认识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行公开,进一步法律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加强并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统一教职工的思想,进而调动广阔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创建和谐校园,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进展。 近年来,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完善党组织领导、行政支持、工会协调督查、教职工参加的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校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现汇报如下: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XX 年 2 月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动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后,教育系统及时召开学校党政领导会议,学习传达文件精神,对校务公开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全面推行。各级各类学校党政领导能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校务公开工作的重大意义,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把全面推动校务公开工作摆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二、加强领导,明确目标 区教育局党政工成立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学校也相应成立了党政工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党组织当好第一责任人,行政领导当好第一执行人,工会当好第一监督人,教职工当好第一评价人的校务公开工作格局。为使校务公开工作在全系统学校中广泛展开,区教育局制定下发了《政务、校务公开实施意见》,根据“分类指导、分类实施、突出重点、集体推动”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发挥载体作用、法律规范公开内容、深化公开”的要求,明确了“依法公开、全面客观、真实具体、及时有效,办事依据、职责、条件、程序、纪律等要素在事前公开,办事结果在事中和事后公开”的校务公开原则。制订了具体目标:要求全区学校校务公开覆盖面必须达到 100%,群众对校务公开的满意率达到 80 以上。校务公开的内容突出 8 个方面:1、学校改革与长远进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各种规章制度等重大决策的实施方案;2、学校财务收支;3、大宗物资采购和基建招投标情况;4、各种收费;5、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6、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7、招生及就业考试;8、学校领导班子廉洁自律等。 校务公开工作从机构、人员、制度、监督,做到了“四到位”。 三、拓宽渠道,创新载体 全面实现政务、校务“上网”“上报”“上栏”“上墙”,让群众看得见、看得懂,便于群众了解和监督。学校普遍实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