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情况的调查报告 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作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进展、提高农民医疗和健康保障水平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我县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试点工作任务。为全面了解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并探究促进这项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近期,根据县委安排, 我们深化农医办、部分定点医疗单位和乡(镇)、村、组,实行听情况介绍、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群众等形式,就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情况进行了一番深化调查,并形成了专题报告,供县委领导参考。 一、总体运行情况 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于今年元月 1 日正式启动,通过近一年时间的运行,总体状况良好,全县参合农民人数达21.64 万,占总数的 72.6%,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是领导重视,农民参合积极性较高。在启动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过程中,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和各部门联动,抽调精干力量组织宣传发动工作,为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由于政策得民心,广阔村干部和群众给予了试点工作大力支持,特别是一些集体经济相对较好的村实行集体投保,极大地提高了参合率。 二是机构健全,运行法律规范。县里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做到了机构、人员、编制、经费四到位,安装了县、乡两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县联网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方便了工作。农医办严格根据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以收定支、保障适度的原则,对于农村合作基金进行使用管理,并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基金专用帐户,严格基金封闭运行,确保了资金运行安全。同时,在县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的严格监管下,各定点医疗单位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得到了较好执行,参合农民医药费负担明显减轻。 三是广阔农民和定点医疗单位直接受益,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较高,大多数生病农民基本上都能够得到及时就近医治。而且各乡镇均统一为农村五保户、特困户以及享受定补的优抚对象等特别群体和弱势群体交纳了个人应缴的参合资金,确保这一部分人 100%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弱势群体的看病就医问题。据统计,截止 11 月底,全县共有 11221 人次门诊治疗,治疗总费用达32.84 万元,实际补偿费用达 23.69 万元;共有 14029 人次住院治疗总治疗费用达 17191502.94 元,实际补偿金额达 5152498.34 元,其中总治疗费用上万元的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