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讲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A级·基础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解析:选D果酒发酵的后期,营养物质减少,酵母菌代谢减慢,产生的CO2量减少,可以间隔较长的时间再拧松瓶盖;糖源和氧气充足时,醋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糖源不足时,则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果酒发酵过程中,葡萄糖分解会产生水,因此发酵液的密度逐渐减小;制作腐乳时,在摆放豆腐的同时,应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2.若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直接制作果醋,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后,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加入适量的醋酸菌B.一直打开阀a和阀b进行通气C.严格进行无菌操作D.把发酵装置放到15℃的恒温箱中进行发酵解析:选D醋酸菌产生醋酸时,最适宜的发酵温度是30~35℃。3.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毛霉可利用其体内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B.卤汤中酒的含量越高,杂菌繁殖越快,豆腐越易腐败C.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要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口味,过低则不足以抑制杂菌的生长,导致豆腐腐败D.→→→其制作过程可以表示为: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解析:选B卤汤中酒的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卤汤中酒的含量过低,杂菌繁殖快,可能导致豆腐腐败。4.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三种传统发酵食品的共同点是()A.菌种均可来自自然环境B.均需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发酵C.均需在无氧环境下发酵D.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群密度不断增大解析:选A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菌种均可来自自然环境;果酒制作的适宜温度是18~25℃,果醋制作的适宜温度是30~35℃,腐乳制作的适宜温度是15~18℃;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果醋发酵过程是有氧条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群密度先增大,后保持相对稳定,最后减小。二、非选择题5.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2)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______过程中要关闭,否则可能发生使发酵液变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式),而排气口在该过程中应开放,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排气管连接,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________色。(4)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分别利用了酵母菌和________两种微生物的发酵原理,后者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酒精发酵阶段,充气口应关闭,否则醋酸菌会将乙醇氧化为醋酸,从而使发酵液变酸。酵母菌为真菌,属于真核生物,醋酸菌为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两者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答案:(1)醋酸发酵(2)酒精发酵C2H5OH+O2―→CH3COOH+H2O避免空气中其他微生物进入发酵装置(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3)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灰绿(4)醋酸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6.(2019届济南模拟)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一般称为传统发酵技术。回答下列问题:(1)果酒发酵时酵母菌能在发酵液中生长繁殖,而其他绝大多数微生物则不可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进行果醋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