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法心得体会 未成年包括幼儿小朋友,小学生和中学生,他们是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作为家长和老师要保护,教育他们,以下是整理的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未成年人保护法心得体会范文 最近,在学习完了《老师法》之后,我又认真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此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未成年人处于身心发育的非凡阶段,决定了其始终处于一种被抚养、被监护、被教育、被保护的地位。在生活中,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常常受到监护人、老师及其他成年人的侵犯,严重损害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和自尊心。如:在一些学校里,侵犯学生权利、损害学生自尊心的现象时有发生,或多或少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如有时罚站,有时一个学生违纪全班同学挨批,优待尖子生,有时对后进生态度粗劣等.这些做法不仅违反了有关法律的规定,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老师要全面正确地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关怀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进展,杜绝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忙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老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应该让他们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则十分必要。 学校是对青少年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园地,但是,学校还必须更注重向青少年进行道德素养教育,既做学问也教做人,两者不可偏废。棍棒教育与言教身教的关系。“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中国传统的教子经典。现在有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家长若用棒教,大打出手,是侵犯人权,子女可以将你告上法庭。棒教行不通,还是言教身教靠得住。言教就是像对待朋友一样,平等对待子女,通过沟通思想,讲明道理,以理服人,不要居高临下,施以压服。身教比言教更显效果。假如做家长的成天围着麻将转,而要求子女安心写作业;夫妻若成天为鸡毛蒜皮吵嘴打仗,能让子女不受干扰吗?家长如虐待父母,对父母不孝,却要子女敬重自己,只能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凡此种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