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引领作用 文/徐咏梅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班级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教育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班主任必须在实践中探究总结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凸显,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如班主任教育观念滞后、片面追求升学率,缺乏科学的班级工作评价体系等。对于班主任来说,班级事务繁杂琐碎,工作有苦有累,而且并非班主任的辛苦都能换取班级管理的成功。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的今日,重视人的全面进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育、个性充分进展,是21 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前苏联着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班主任的班集体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让学生自己管理好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至高境界。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摆正自己和学生的关系,要懂得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妙处。 一、充满激情,确立目标 每个学生都是有上进心和荣誉感,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我发现只要将学生的积极性、上进心调动起来,班级氛围就会朝向团结向上的方向进展。每当我接管一个新班,就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奋斗目标,依据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然后在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讨论修改。在讨论中,准确把握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爱,更积极主动参加班级的管理。自觉遵守日常行为法律规范和校规校纪,更具有义务感和责任感。目标是奋斗的方向,目标的激励可以引发学生把自我实现的需要转化为行为动机,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激发学生潜在的自主意识。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集体主义教育的实践,首先在于激励学生自由地自觉地实现集体的目标。”二、把握时机,法律规范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只有在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加教育的情况下,才能产生真正的主动性、制造性和首创精神。”目标锁定,就要有实际行动,行动就要有准则。新生军训期间,班主任首先带领全班同学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法律规范》和《中学生守则》,让学生明白该怎么做。接着在班主任的引领下,群策群力制定出符合本班学生特点的班规。这样,班规就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情况下产生,每个学生都参加了班级管理条例的制定。这样,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