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第 16 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2、理解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作用[来源:学|科|网 Z|X|X|K]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三民主义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2、孙中山具有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重点难点1、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临时约法》的内容。2、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教学过程导课江泽民主席曾在在十五大报告中的一段 话“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三位伟人”,然后根据这段话提问:1、是哪三次巨变?2、哪三位伟人?3、他们分别有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学生回答后,教师打出图片并总结本单元主要阐述了 20 世纪以来引导中国走向变革、走向富强和走向现代化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本节课首先探讨和领略一下第一位伟人孙中山的思想理论成果-----即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又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你知道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要创立三民主义的理论?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三民主义的提出(学生看书交流,查阅资料然后作答。)1、历史背景(出示《时局图》)1)社会基础:19 世纪末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改良方案失败;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3)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特别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影响;4)个人因素:上书李鸿章失败后,孙中山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2、提出:1905 年 11 月,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创刊。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 16 字政纲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3、内容:(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民族革命,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2)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民生主义即 “平均地价”,就是社会革命,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4、评价(积极性和局限性)A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同时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B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C 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