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1/4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2/4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3/4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 2 课《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1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自主学习:一.王安石改革(1069 年,参知政事,主持变法)1、背景: 2、目的:(1)直接目的: (2)根本目的: 3、主要内容:①富国之法:农田水利法; ;青苗法;免(募)役法;市易法;均输法;②强兵之法:保甲法;设军监器; ;将兵法;③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整顿太学;惟才是用。4、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地主阶级针对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5、评价: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加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 的局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②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 ;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6、失败的原因:7、经验教训:改革是艰辛的,必然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改革中注意合理用人。8、王安石的理财措施针对的社会问题① 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②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③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④市易法和均输法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象。⑤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9、认识王安石变法关于科举的措施中值得肯定之处。(1)考试内容:①废除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而考查考生是否理解经义。②联系实际:参加 , 以考核士子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处理能力。(2)遵循原则:择优录取。合作探究:探究一: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急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王安石)今人材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