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 3 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1【教学目标】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知识结构】一、背景1、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1)阶级矛盾尖锐: 使农民赋税增加,还要承担 ,受高利贷的盘剥,连年的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 和兵变相继爆发。(2)民族对立严重: 和 与宋发生多次战争(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突出: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斗争激烈,出现朋党之争。 2、 局面的形成 3、 昙花一现 4、 起用王安石 二、时间: 年,任用王安石为 ,主持变法 三、目的:直接目的:为了 ,改变积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为了挽救 ,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四、内容 (一)富国之法 1、农田水利法:鼓励各地由民户出资 。 2、方田均税法:下令全国 ,核实土地所有者,按 和 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3、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 、 ,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4、免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 承担,不服差役的民户则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 钱。 5、市易法:在东京设置 ,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6、均输法:设立 ,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 (二)强兵之法 1、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农闲时集中,接受 。 2、保马法: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 3、将兵法:每将置正副将各 1 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管 。 4、设军器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 质量。 (三)取士之法 1、改革科举制度:废除了死记硬背的 ,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 和 为主,增加 2、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 ,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 ,设置 、 、 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3、惟才用人 五、性质: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六、评价: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 ,加强了国家的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 的局面。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 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3、变法以维护 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 ,负担依然沉重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自主学习】1、王安石变法最终结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