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小学秋季教务工作计划一、常规管理1.仔细抓好教学常规专项制度。本学期将进行3次教学常规检查(期初、期中、期末),每次检查后,利用老师例会时间对检查状况进行反馈,提出整意见。2.基于个别老师“备教分别”现象及“便利教案二次使用”等考虑,我校连续对备课方式进行改革:8年以上教龄者可以直接将教案简要地批注于教本上,但批注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主要过程、重要环节的处理等。“教本”属于老师个人材料,统一由学校保存2年,允许对“教本”进行2次使用,但2次使用时肯定要用红笔依据状况做必要的改动。3.加强学校的学籍管理,健全学籍档案,对新插班的同学仔细编写各类册卡,严格把好转学、休学、复学等手续的办理。做到各种册卡与旁证一一对应,并准时进行滚动登记。4.实行“行政人员巡查制度”。值日行政轮番巡查“晨诵午读”、写字课执行状况、各班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老师教学行为等,并做好巡查记录。二、校本研修1.建立校本研修活动制度。做到定地点、定时间(每周三第2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下午第二、三节为数学组教研时间;每周四下午第二、三节为语文组教研时间)、定内容(业务学习、听课、评课、观摩专家课例及讲座、集体备课、校本培训、课题组活动等)、定发言人(全体老师轮番做庄)要求每个老师都要发言,这样老师就会渐渐地变得敢说,会说,爱说。2.推行“草根讨论”制度,即校本教研活动内容“自下而上”。老师将训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或问题学期初统一上交给教育,再由教育组织骨干老师、教研组长对上交的问题筛选出有讨论价值、普遍存在的问题,形成校本教研内容,围绕专题开展活动,鼓舞老师谈自己的思想和见解。通过合作沟通,探讨反思,使各科老师在活动中得到锤炼。这种方式与课题试验相结合,使校本教研既有肯定的高度又顾及到教、学的质量,达到“双赢”的效果。3.建立老师协作沟通制度。实行“即时教研”制度,即老师进行随时随地的教研方式,这样做有利于问题的准时解决与教学心得或感悟的准时记录,有利于对教学第一手资料的积累。进而实现老师之间的资源互补。(每次“即时教研”的内容可记于“教学反思本”或个人业务积累本第3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上)4.城乡联研,协作进展。连续与晋江二实小牵头的14所学校结为城乡协作校,通过切磋各自的教研文化,让老师们与强者共舞,与名师对话,扩大进展的空间,在与名校、名师互动沟通的过程中,相互促进,提升了老师的教研力量。5.校本教研,课题牵动。学校的泉州市级语文课题《习作教学资源的立体开发与弹性利用》已顺当结题,现在续究中。数学组课题《深化探究式教学讨论促进师生共同进展》已顺当通过福建省训练学会学校数学训练委员会的结题验收。将课题日常活动融入到校本教研中,以讨论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重点,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训练名师典型课例研讨、教学问题专项研讨、校本教研大家谈等活动,推动校本教研活动的深化开展。6.坚持以课例为平台,带动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本学期仍将支配45周岁以下老师供应研讨课。形式上我们采纳“磨课”“辩课”等方式进行活动。“辩课”活动前先由教研组长组织老师对一堂课的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及教学环节提出问题,绽开辩论,形成教学预案,再由执教者进行课堂教学。听课后,各师就教学效果及各环节的处第4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理进行谈论,提出修改意见,老师反思、修改后再向全体老师开课,这样反复地对一个课例的每个细节及同学的学习状况进行辩论,既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又增加了老师的互动沟通;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由原来的单一转变为师生乐观的交往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课堂真正成为同学的课堂,老师真正做到了制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同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应有的进展。7.开展新老老师传帮带活动,青年老师拜师学艺,骨干老师帮带徒弟。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相互关心、共同研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促进新老老师素养的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