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 第八课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4【自主学习】学习目标基本要求:1.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2.把握发展的实质发展要求: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习重难点重点: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难点: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知识梳理 和 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一、发展的普遍性 1. 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 到 、由 到 的发展过程中。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 和 过程。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 引起的。正是事物之间的 、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 。2. 是发展的。 纵观历史的进程,人类经历了 、 、 、 ,一些国家进入了 ,人类还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 的过程。 3. 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认识都会经历由 的过程,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 的过程。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 的。认识没有 ,科学没有顶峰。 总之, 、 和 都是不断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事物都有其 和 的过程。二、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2.发展的意义 如果没有 ,就不会有缤纷秀丽的 ,就不会有生生不息的 ,也不会有了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 3.事物都是 ,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 和 。【合作探究】探究一:材料一: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最初的水稻是野生稻,中国是野生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普通野生稻是栽培稻的近缘祖先。普通野生稻经过长年的进化,成为现代的栽培稻。材料二:在我国,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但我国人多耕地少,温饱问题一直是我国的首要问题。栽培稻杂交水稻在我国的培育成功和大面积推广使我国的粮食产量大增,不仅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而且有力推动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材料三: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在 1964 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 年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1996 年又提出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2012 年 9 月 24 日,湖南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验收组宣布超级杂交稻第三期大面积亩产 900 公斤攻关的圆满实现。2014年 10 月 16 日湖南溆浦“Y 两优 900”百亩示范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 1026.7 公斤,标志着第四期超级稻...